区域治理、联姻加速、产值高位……这个5万亿产业迎风起舞
2015年,包括黑臭水体治理、农村水处理、城镇污水处理在内的多个板块摁下快进键。但令业界咋舌的是,在这之后,水处理投资市场一路飙升,到了2018年底,已然来到了超2万亿元的高位。在这过程中,许多人眼红早期投资者的利润,大笔资金开始水处理行业,但实际上这种市场境况将一去不返。
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征求意见稿)》,涉及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三个类别的产业活动,其中,涉及多个治水板块出现在鼓励类之中。鼓励类主要是:城乡供水水源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海水淡化综合利用工程、水防治技术设备、重复用水技术应用、高效低能耗污水处理与再生技术开发、新型水处理药剂开发与生产、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及面源污染防治。
一系列水处理被列入鼓励类产业,这势必会对一些水处理装备制造商带来深刻影响。当前我国水环境问题依然突出,资金和政策一再加码,水污染治理再迎关键年。仅就黑臭水体治理而言,2019年生态环境部将以长江经济带和环渤海区域为重点,力争通过两年努力,消除地级城市建成区90%以上黑臭水体。而从无人机环保执法到卫星遥感监测,插上“智慧翅膀”,黑臭水体治理愈加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
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助力下,水务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将获得更大机会。仅在流域治理方面,2019年也迎来新的重头戏:粤港澳大湾区。在众多业界人士看来,港澳大湾区面临的环境压力着实较大,需要治水效率更高、见效更快、投资更省。而在这其中,珠江流域等水系治理将是未来重点。就治理形势严峻长江经济带而言,则迫切需要高效快速地解决污染防治低效问题,研究出“环境治理+绿色发展”的水环境污染治理创新模式。
不仅局限于粤港澳大湾区与长江经济带,水环境治理区域化也将成为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业界分析普遍指出,水环境治理将进入深水区,要做好污水管网收集、工业企业入园和严格监管等工作。再如,目前解决的是有没有污水管网系统的难题,未来要解决管网好坏,污水处理效率低等问题。前者需要企业在不同地区的深耕布局,后者需要更加雄厚的资本和更为精湛的技术,这就让水务企业间的联姻与引资成为了2019年的主旋律。
此外,水环境综合整治背后存在巨大商机,非常明显的一点影响则是,“水十条”所覆盖的领域,只有不到30%可直接计入产业供给的范围,未来很大一部分需求还在陆续释放。即使在政府大幅减税,总体要过“苦日子”的背景下,水务领域中央转移支付达300亿,增加了45%的投入。目前水处理产业马上进入“丰水期”,水环境治理周期进入高位,如果碧水攻坚战深入挺进,对于很多治水企业而言“红利”将会继续放大。
包括村镇污水、城市二次供水、工业污水处理、海绵城市在内的细分业务将随即迎来窗口期。一年后,水环境治理可能会达到“水十条”的治理目标,但达到了阶段性目标并不意味着水环境已经能得到彻底解决,随着治理深入会有持续的新机会释放。保守估计,未来3-5年水务市场中,水利工程、城乡水务以及水生态水环境在内的主要子行业的投资空间合计将超4.8万亿元。
从相关部门的态度也可以发现,有关部门对水环境治理产业的态度也释放出越来越明朗的信号,从红利期、规范期、逐步进入有序引导期,水环境治理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过去。除了市场本身成熟之外,目前由于很多其他行业利润较低,大量企业看好环境行业发展,也开始涌入水处理产业捞金,不仅带来了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也致使行业毛利率越来越低。这也意味着,水产业不再是代工厂,不再是雇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