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专业名词及原理!
1、原水:是指未经任何处理的天然水或城市的自来水等也叫生水。
2、污水:是指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排出水,丧失了原来使用功能的水简称为污水。
3、污水处理:采用各种技术和手段,,将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质分离去除、回收利用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使水得到净化。
4、絮凝剂:在水处理过程中可以将水中的胶体微粒子相互粘结和聚集在一起的物质,通常絮凝剂分为有机絮凝剂和无机絮凝剂两大类。能引起胶粒产生凝结架桥而发生絮凝作用的药剂。
5、酸度:水中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包括无机酸、有机酸、强酸弱碱盐等。酸度的数值越大说明溶液酸性越强。
6、硬度:体对外界物体入侵的局部抵抗能力,是比较各种材料软硬的指标。由于规定了不同的测试方法,所以有不同的硬度标准。
7、碱度:表示水吸收质子的能力的参数,通常用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定量作用的物质总量来标定。这类物质包括强碱、弱碱、强碱弱酸盐等。
8、曝气:将空气中的氧强制向液体中转移的过程,其目的是获得足够的溶解氧。此外,曝气还有防止池内悬浮体下沉,加强池内有机物与微生物及溶解氧接触的目的。从而保证池内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对污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
9、吸附:固体或液体表面对气体或溶质的吸着现象。由于化学键的作用而产生的吸附为化学吸附。
10、pH值:溶液中酸和碱的相对含量。pH值是水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log)的度量单位。pH值分0~14挡,pH值为7.0则水为中性;pH值小于7.0,则水为酸性的;pH值大于7.0。则水为碱性的。
11、电导率:是在一定温度下,截面积为1平方厘米,相距为1厘米的两平行电极之间溶液的电导。可以间接表示水中溶解盐的含量。
12、悬浮物:悬浮在水中的固体物质,包括不溶于水中的无机物、有机物及泥砂、黏土、微生物等。
13、有机物污染: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以及脂肪等形式存在的天然有机物质及某些其他可生物降解的人工合成有机物质为组成的污染物。